共商花園閣景區發展,擘畫農文旅融合新篇

NEWS
當前,我國文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想要在百花齊放的各地景區“battle”中實現彎道超車,關鍵在于提升產業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找到從打造“網紅爆款”到實現“長效價值”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近期,綏寧縣花園閣景區4A創建暨發展謀劃交流會于永信和瑞順利召開。多位文旅專家與來自業主單位、投資運營方、設計咨詢方的代表齊聚一堂,通過“運營前置”定位資源、發掘特色,從內容內核、體驗優化、產業融合、用戶運營等多維度深度研討景區爭創“4A”、長效發展破局之道。此次會議由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處長李永智主持。



▲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處長 李永智
花園閣景區位于綏寧縣關峽苗族鄉,地處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坐擁邵陽西南部300度環水濕地的獨特生態格局,集巫水碧波、苗疆秘境、紅色遺址于一體。


會上,我司設計院院長劉芝亮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思路設想、資金布局規劃等關鍵板塊,系統闡述了景區的初步設計方案。基于此,與會各方集思廣益,開展深入探討。

▲永信和瑞設計院院長 劉芝亮
湖南省鄉村文化旅游促進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文旅智庫景評專家羅卜方強調文旅項目需走“小而精”路線,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此,他建議深挖當地苗族文化的特性與深度,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同時通過主題化、場景化的體驗設計與高頻次、多場景的內容更新降低項目的可替代性,例如可依托梅口阻擊戰戰壕遺址將靜態文化展示轉變為游客能夠參與互動的沉浸式場景,增強文化體驗感與認同感。

▲湖南省鄉村文化旅游促進會副秘書長
湖南省文旅智庫景評專家 羅卜方
文旅部質檢所湖南服務認證辦事處主任、省旅標委副主任喻潔認為,景區應主打生態綠色旅游牌,并活化利用傳統手工藝、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等人文資源,將自然景觀與苗族文化展示、非遺體驗、鄉野營地、研學基地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創造全新旅游體驗空間。同時通過建立群眾參與和利益聯結機制,鼓勵當地居民深度參與旅游資源開發和管理,走出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之路。

▲文旅部質檢所湖南服務認證辦事處主任
省旅標委副主任 喻潔
邵陽市旅游協會秘書長周奕杉提出,景區應做好做足“水文章”,以水資源為核心實現從“風景觀光”向“場景體驗”的轉變,同時通過“文旅+”延伸產業鏈,賦能濕地公園配套內容,構建以場景體驗為中心、多元消費為支撐的生態景區。此外,要搭上“情緒文旅”的東風,注重將游客的情緒體驗與文化旅游相結合,通過打造具有情感共鳴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帶給游客更豐富的內容和體驗。

▲邵陽市旅游協會秘書長 周奕杉
株洲市文旅原黨組成員、副局長,省景評專家李華麟著重指出,景區首先要回答好“憑什么吸引人”這一問題,方可鑄就核心競爭力。而做好景區基礎設施(道路、停車場、廁所等)完善與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在規劃設計和運營管理中時刻強化安全保障,才能筑牢景區發展根基,確保其高效、有序、可持續運行。

▲株洲市文旅原黨組成員、副局長
省景評專家 李華麟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湖南生態茶山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友佳表示,希望景區能夠立足地方特色,將旅游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產品、服務和體驗,同步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湖南生態茶山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友佳
此次會議為花園閣景區的發展明晰了路徑與方向。各方將協同發力,讓市場需求貫穿設計圖紙,以生態為基、以文化為脈、以運營為擎,通過綜合性、系統性的規劃策劃,全力推進景區長效發展與“4A”創建工作。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畫卷,正在綏寧山水間徐徐鋪展。

